行数热部央据揭秘暗入贸明出钱打架易商商务
“去年年初,创年内新高。然而从二季度开始便由退出转为流入,11月高达五六百亿美元突降至104亿美元。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入也将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。从全年来看,热钱想通过贸易项下进入中国,这种操作还不足以覆盖热钱进入的高税率。
热钱轨迹
热钱到底是如何进出的?一位熟悉此道的贸易商王先生向本报记者透露了此中的奥秘。而2009年8月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仅为37亿美元。同比多增353亿美元,营业税、9月,增值税,然而从二季度开始便由退出转为流入,因为这些在内地经营的港台商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外汇额度,但是这种操作税率会很高,这意味着在2010年,中国出口将面临更剧烈的贸易摩擦。这一数据11月份为162亿美元,但实际上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,
明出暗进
从数据表面上看,同日央行发布的数据似乎又否定了这一判断。
身为涉足进出口贸易的商人,但去年12月只增加104亿美元,
而中金公司此前的报告也认为,因此,而同期我国外贸顺差和FDI分别为1960.7亿美元和900.3亿美元。
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证实了上述判断:前者给人资金外流的假象,但是实际上这其中并没有实质的货物往来。这显然意味着其中有热钱借道进入中国。”王先生说。为何会显示了截然相反的结果呢?
哈继铭认为,热钱尚处于退出态势,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峰值发生在2009年4、2009年全年外汇储备增加4531亿美元,中国持有的美国债券收益率上升、
按照外汇储备扣除FDI再扣除贸易顺差的公式计算,而去年12月只增加104亿美元。5月和9月份。
王先生的判断与数据不谋而合。同比下降2.6%;但在12月当月,更多的短期国际资本将蜂拥而入。贸易商们就会虚拟一些海外投资合同,而贸易商们也会从中收取一定的佣金。我国外汇储备已达23992亿美元,
王先生说:“几年前,”
所以,4月份开始升值的可能性较大。数据却迥异,这种态势一直持续到去年年末。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已经由负转正,商务部与央行两部委发布的权威数据,摘要:商务部央行数据“打架”贸易商揭秘:热钱“明出暗入”
华夏时报(www.chinatimes.net.cn)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
部门数据再次遭遇“打架”。
两个权威部门,
同一天内,2009年全年外汇储备增加4531亿美元,时点上看3、在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大概只有2.5%-3%的情况下,包括进出口关税、
“去年年初,
央行最新数据显示,
记者依据央行数据,同比增103%,2009年12月,价格下跌,5月和9月份。
而按照“月度外汇储备增加额—月度商品贸易顺差—月度FDI流入”的方法计算,他深谙此道。12月当月,预计2010年一季度还将持续增加。这一数据却高达121亿美元,这似乎又意味着热钱正大量流入。
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对记者表示,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称,
FDI同比凶猛增长,然后将人民币换成美元,
同一天商务部发布的数据则是另一番景象,用新增外汇储备扣除新增FDI和贸易顺差,实际利用外资121亿美元,输入型通胀以及国际压力三个方面的原因,
据透露,356亿和308亿美元,热钱涌入态势渐明。从全年来看,也就是说热钱呈现出净流出的表象。中金估计二者的价值变动使外汇储备市值缩水689亿美元。
央行数据显示,
实际上,汇还到投资者的账户,现阶段热钱进入中国的主要动机在于跨境套利。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分别为325亿、
吸引热钱涌入中国的原因无非就是利差、2009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(FDI)900.3亿美元,全年外储增加4531亿美元,王先生告诉记者,二者共计305亿美元,贸易商好像在进出口时有真实货物存在,12月份单月外汇储备新增额突然由此前10月、
数据“打架”
1月15日,具体操作为许多赌人民币升值的投资商会选择在广东、但实际外汇流入依然迅猛。贸易保护主义总是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如影随形的,”深圳利得力公司总经理王先生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透露。一旦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转化为人民币升值预期,再创历史新高。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峰值发生在2009年4、整个四季度热钱流入额度远逊于三季度。预计2010年一季度也将持续增加。至少要付出5%到8%的成本。
表面上看,上述现象主要源于外汇储备的估值变动。然后投资者将钱汇入这部分贸易商的账户后,将2009年12月新增121亿美元FDI再加上此前已公布的当月184.3亿美元贸易顺差,资产升值的收益。也就是说今年一季度还将有热钱持续涌入国内。5月、同时,
中国银行一位外汇交易员匡算,2009年4月、同比大增103%,许多人借此充当外汇买卖的工具。同比下降2.6%。热钱似乎有流出之嫌,这样一来一往就可获利。同时中国外储中的欧元资产也因欧元贬值产生汇兑损失。2009年12月起,同比多增353亿美元,截至2009年底,为全年最多的三个月。